当前位置:通知公告>正文

第九批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
发布者:刘志静    发布日期:2023-11-30    查看:393  次


主要工作要求如下:

材料提交时间:
2023-05-08至2023-12-11
参与的项目分别为: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所属院系
1新时代高校教材建设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董方旭教务处
2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TPACK发展策略研究高丹阳教育学院
3教学管理视角下高校提升“三风”建设校风的路径探析解媛教务处
4师生共建评分量规提升本科生学术写作水平的探索张文霄教育学院
5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董小平质量技术监督学院
6新文科背景下英法复语人才培养改革实践胡连影外国语学院
7课程融合视域下《英语阅读》教学改革探索任淑坤外国语学院
8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 —— 以遗传学实验教学为例张书玲生命科学学院
9面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光电检测技术》课程建设杨丽君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0“双标”模式下实验教学自动化考核系统研究与实践—以压力测量技术为例梁玉娇质量技术监督学院
11基于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的分层次专业思政育人路径探索与实践王颖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2第二课堂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以应用物理专业为例王力新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3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安全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黄建华质量技术监督学院
14基于智慧课堂的“BOPPPS+对分”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张荣香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5新能源技术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与实践探索刘啸宇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6ISEC项目课程双语教学的创新研究与实践马荣娟国际学院
17创新性理工科概率统计教材研发方案张群峰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18一流课程视角下思政引领的普通物理课程改革与实践 韩育宏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9经典美育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相融合的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张芳文学院
20基于教学学术能力培育的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与实践张爱梅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与教师发展中心
21新文科背景下的数字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王亚莘新闻传播学院
22基于 OBE 理念的启智育人型学术英语混合式课程建设研究王檬檬公共外语教学部
23师德为先 能力为本 合作共赢 注重实效:地方综合性大学优秀教学团队 建设与管理路径与实践杨文杰管理学院
24基于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应用型康复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刘涓临床医学院
25新文科背景下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丁颖辉经济学院
26新医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多手段融合”的特色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为例王怀颖基础医学院
27基于OBE理念和专业融合的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与实践武利平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8“专题式+BOPPPS”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设计与实践王曼马克思主义学院
29大思政观视域下的“发育生物学”课程思政系统建设与实践研究张晗生命科学学院
30“动起来”的《药用植物学》—— 基于理实一体化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武一凤药学院
31基于“互联网+”的精准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李少春基础医学院
32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中国文化英语概论》课程思政探究罗艳霞公共外语教学部
3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在河北生动实践案例库黎群笑马克思主义学院
34全链条党课育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王军超null
35新文科视域下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融合问题研究石冬梅历史学院
36体医融合新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赵禹医学部
37“四新”背景下对凸显课程思政特色的医药类专业大学物理一流课程教材建设研究赵占娟基础医学院
38新文科教学体系下历史学跨学科交叉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王清刚历史学院
39国际化背景下跨学科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董建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
40聚焦地方“城市更新”与“绿色发展”的建筑学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黄志鹏建筑工程学院
41基于“外语阅读焦虑”理论的外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辅导课程开发研究程钰情外国语学院
42以“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为指导的《医学微生物学》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李铭基础医学院
43基于池馆教学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吴岩公共外语教学部
44辩论式教学法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马蕾公共卫生学院
45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设计对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宋洪涛体育教学部
46“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学改革研究 于广杰文学院
47基于科研反哺教学理念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李慧生态环境学院(筹)
48基于交叉学科数据库的药理学第二课堂建设刘智勤药学院
49新工科人才“双创”素养培育视野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研究刘姗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50线上中文教育环境下汉语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李丽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
51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光学一流课程的微课资源建设与实践代秀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52新文科背景下法学类虚拟仿真实验的探索与研究张梅馨法学院
53从古代注疏入手,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古代汉语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杨清臣文学院
54多元化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干预研究 白立改药学院
55手绘表现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启发性教学研究王静建筑工程学院
56新文科导向下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策略彭翠新闻传播学院
57《机械原理》一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王青质量技术监督学院
58“一核心两支撑”原则下立足一流人才培养的“三性攀升”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苏珂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59基于专创融合教育的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王军霞生命科学学院
60“双创”背景下《植物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李夏生命科学学院
6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与太行山红色新闻课堂建设张金凤新闻传播学院
62“课程思政”视域下学习效能感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数学专业学生学习状况调查 石岩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63以强化综合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路径研究王志强公共卫生学院
64燕赵文化融入驻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朱猛马克思主义学院
65以“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健康评估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刘春蕾护理学院
66“冀韵声律”背景下的合唱课程教学实践研究郭媛媛艺术学院
67新文科建设中管理学类人才数据素养协同培养模式研究锅艳玲管理学院
68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创作实践课程与太行文化相融合研究陶朋艺术学院
69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李宁临床医学院
70集成电路设计课程综合性改革师建英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71新工科背景下一流本科专业内涵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王立玲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72“课程思政”视阈下理工科学生贝叶斯概率思维培育探索研究张峰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73信息通信类课程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梁晓林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74以学生预期能力获得为导向的多元教学模式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史建红临床医学院
75面向机器人方向的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周振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76理实融合的双元制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1⃣️河北大学“家庭教育学”课程建设为例刘红萍教育学院
77聚焦“工程创造力”的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研究与实践姜萍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78新文科视角下融入理工及财务要素的微观金融建模实训课程设计陈伟华经济学院
79科研反哺教学长效机制研究与实践石绪亮教育学院
80基于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的实践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探索苏明null
81“科研反哺教学”视域下《有机合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探究赵金灿null
82以科研为支撑,融入双创教育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梁铁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83支撑化学一流专业建设的“分析化学课程群”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石志红null
84面向系统能力提升的计算机核心课程链建设研究与探索王煜网络空间安全与计算机学院
85滴灌教育模式下中医药专业课程思政实践体系建设研究李宏亮中医学院
86“支部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陈国锋null
87基于KANO模型的管理学科数字化教学资源需求模型研究郭海玲管理学院
88基于项目化教学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杨胜利经济学院
89新文科发展背景下图书馆学专业课程交叉融合建设与实践研究魏明坤管理学院
90健康中国背景下构建《运动营养学》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石磊护理学院
91基于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微波课程群建设研究与实践宋铁锐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92《Python语言程序设计》与心理学专业深度融合的课程改革与实践支高英计算机教学部
93基于专业毕业要求的理论力学课程内容改革与实践刚芹果建筑工程学院
94新工科背景下以兴趣为导向的计算学科导论实验改革探索刘凡鸣网络空间安全与计算机学院
95科研反哺教学的长效机制建设路径研究——以河北大学经管类学科为例宋宝琳管理学院
96融合课程思政和混合式教学的《计算机网络》一流课程建设蔡红云网络空间安全与计算机学院
97融合课程思政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为例胡雅颖计算机教学部
98融合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多维度过程性评价探索与实践孙青茹经济学院
99基于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金融实践人才培养机制研究董驰经济学院
100教师教学满意度及相关因素研究——基于河北大学师生双重视角秦建群经济学院